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管窥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管窥_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管窥

平稳过渡,稳中求变,变中求新

——2006年高考命题趋势管窥

    一、平稳

    1.命题依据不变。①年度之间平稳过渡,但选择题数量的减少是一个发展趋势;②严格遵循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③严格遵循本省市的《考试说明》。

  2.难度系数控制在0.55左右。0.55的难度会分解到各个题型中。以中等难度的题型为主;难度最大的题绝对不会是最后一道题。

    3.对主干知识的稳定考查。①用问题立意考核代替能力立意考核。即知识服从问题的需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举政治上的一个例子。如果要考“十六大”,就必须先找知识点来支撑。专家预言,2006年高考各科肯定要考“神舟六号”上天。那么,怎样考?这是老师们应该研究的问题。我们语文老师则应该考虑:是以语言表达的题型考,还是以现代文阅读的题型考,抑或是作为作文的背景材料?②对知识点的能力目标进行稳定考核。考核内容不一定稳定。但考纲要求考核的目标层次是稳定的。所以我们要研究每个考点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③重点内容重点考。对重点内容的备考要上升到目标层次。

    二、平和

    1.试题的背景材料考生绝对熟悉。例如,“神舟六号”上天,2006年高考肯定有以它作背景材料的题目。

    2.试题的切入点很低。这表现为大题中第一小题简单,后面几个小题的难度逐渐增加,所以考生要敢于尝试做每道题,尽量抓住简单题的分数,而好学生也要敢于放弃最后一道小题,以免失去下一道大题的得分。我们应指导考生解题时不要追求某一道题的解答完美,而要追求总体得分。

  3.试题设计的跨度较大。考生水平往往参差不齐,表现为复读生增多,低差生增多。命题人应尽量让每位考生都有得分的空间,考生水平的两极分化使试题也将出现难易两极化。

   三、创新  

    1.强调试题的综合性和深层理解。表现为知识的交汇,思想方法的综合,对问题本质的把握。   

2.试题的开放性。评分时只有评分原则,没有评分细则,更无标准答案,所以考生答题时要充分张扬个性,力争自圆其说,做到既“异想天开”,又脚踏实地。     

 3.提出新的设问角度。表现为多角度多层次考查知识点能力点。试题的背景材料虽然考生都熟悉,但却打破了考生的惯性思维。如果考生顺着惯性答题,肯定会出错。例如“沙尘暴”这一话题,考生由于受惯性思维影响,一看题目便会想到自然灾害,而命题人却可能要求考生谈谈沙尘暴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4.试验性的试题将出现。

    5.各单独命题省市努力探索地方特色。

    ①试题的背景材料体现地方特色。

    ②试题紧贴本地区的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进度。

    四、高考命题回归的三个基本方向

    1.回归基础,回归教材。

    2.回归学科本质。①注意各学科在处理问题时的独到方法;②注意各学科的自身体系;③题目越难越是最本质的问题;④重点问题重点考,非主要问题小题考;⑤在陌生中熟悉,即找灵机一动的感觉;⑥强调典型问题的本质理解,淡化模式化的技巧性。

    3.回归考试的自身发展轨道。试题只是载体,试题就是考查考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考不会有超纲的问题;高考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命题只能是稳中求变。

    五、高考命题突出能力考核的五个做法

    1.淡化选择题。表现为一是减少选择题数量,二是难度下降,三是命题方法作调整——小题大做,主观试题客观化。

2.淡化常见难点,以冲击模式化的解题方法。

3.强调综合能力,一是学科内的综合能力,二是学科间的综合能力,三是三大学习能力的综合即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

4.突出学科特有能力的考试题尽量新而不难,难而不怪。

5.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考查。

 

 

 

 

 

 




教学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