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_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

    目 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
    学
    程
    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书本例题图片。谈话:你知道这两个同学在干什么吗?(观测气温)我们学校气象小组的同学将他们在5月21日这一天观测到的气温情况记录成表。展示统计表:怀化市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略)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或下降幅度。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气温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2.联系生活举例。.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
    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那我们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5)填写制表日期。
    三、制作统计图
    1、谈话:事先我们一起收集了这几年中我们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表,谁来介绍一下。
    2、如果将它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信心完成吗? 3、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尝试练习。
    4、教师指名展示制成的统计图,同学互相评价并改正。
    5、统计分析:①从这张统计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②谈话:你能预测今后几年中我们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吗?③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
    四、综合运用
    1.统计心跳情况。谈话:同学们都喜欢运动吧,你有没有注意过运动前后咱们的心跳情况?谁能说说?
    这里有一幅折线统计图,反映了一个小朋友在跳绳前后的心跳统计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下图,
    从这张图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想考考大家吗?你能预测再往后几分钟小红的心跳情况吗?(趋于稳定,不会一直下降,因为小朋友的心跳稳定在每分80~90次左右)
    2.统计身高。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3.分析判断。我市人民商场服装部就去年衬衫和毛衣的销售情况作了一些统计,你能从中知道这两张图各表示什么服装的销售情况吗谈话:两种衣服销售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有什么不同?你会作出怎样的判断?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小结:有了形象直观的折线统计图,更便于我们对一些情况的分析和了解。
    4.教学“你知道吗”。提问:你认为这幅统计图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
    五、课堂总结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心
    得
    教学内容
    选择统计图
    第2课时
    总课时4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2、让学生通过查阅报刊资料和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得信息和数据,能利用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简单解释统计的结果或进行简单的预测。3、让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图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
    学
    程
    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谈话引入
    有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生举手发言) 对呀,两种统计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数量大小的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大小,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问题中数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以

[1] [2] [3] 下一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为例,选择恰当的统计图。(1)谈话:在这个信息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跟电脑交上了朋友,电脑也因此而走进了千家万户。课前请同学们做了我们四年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的调查,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调查结果?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统计表。表l:2004~2008年四(1)班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
    ┏━━━━━━┳━━━━┳━━━━┳━━━━┳━━━━┳━━━━┓
    ┃ 年份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
    ┃ 数量(台) ┃ 8 ┃ 14 ┃ 20 ┃ 25 ┃ 31 ┃
    ┗━━━━━━┻━━━━┻━━━━┻━━━━┻━━━━┻━━━━┛
    表2:2008年四年级各班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
    ┏━━━━━━┳━━━━┳━━━━┳━━━━┳━━━━┳━━━━┓
    ┃ 班级 ┃ 四(1) ┃ 四(2) ┃ 四(3) ┃ 四(4) ┃ 四(5) ┃
    ┣━━━━━━╋━━━━╋━━━━╋━━━━╋━━━━╋━━━━┫
    ┃ ┃ ┃ ┃ ┃ ┃_ ┃
    ┃ 数量(台) ┃ 31 ┃ 29 ┃ 30 ┃ 35 ┃ 33 ┃
    ┗━━━━━━┻━━━━┻━━━━┻━━━━┻━━━━┻━━━━┛
    (3)如果要将表中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各选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组织小组讨论
    (4)交流反馈,引导说出:表1反映四(1)班学生家庭各年份拥有电脑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表2只是反映各个班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的情况,只是比较其多少,班与班之间不存在发展变化问题.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
    (5)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统计图,在小组里检查统计图的制作是否正确,重点检查统计图中直条的高度和描点的位置是否与标尺对应。
    (6)交流分析: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7)提问:你还能举出一些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表示的例子吗?
    2.教学例题。
    (1)介绍降水量。谈话:同学们听说过降水量这个词吗?
    (2)自学课本,完成例题。谈话:了解了有关降水量的知识,就让我们来解决一些这方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97~98页,独立完成两张统计图。 (3)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评一评画得怎么样,并交流
    从两张统计图中分别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与思考。
    (4)在班内展示部分学生的制作,交流反馈。
    (5)谈话:比较两张统计图,谁来说一说选用不同的统计图的原因。(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交流从统计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动手完成,再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预测。3.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第2题为什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小结评价。实际应用
    1.小结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2.实际应用: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身边某一方面的情况做一次调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可选择同学或自己不同阶段的身高情况、体重情况、本地区的天气情况、气温变化情况等)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心
    得
    教学内容
    练习八
    第3课时
    总课时4
    教 学
    目 标
    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应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提高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图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
    学
    程
    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表并组织交流,再依次讨论第(2)(3)题。第(3)题讨论后,还可以引导学生预测2003年我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情况,并在学生预测后,提供相关数据,以便学生在比较中检验自己的预测。2003年我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数据是:1219万辆。
    2练习八的第2题和第三题。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为什么都适合采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3、练习八的第4题。
    学生讨论调查,引导学生就调查活动作出较为具体的分工,然后再展开实际的调查活动。此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选择学生普遍经历国的其他事件展开调查统计活动。
    4、练习八的“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说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想法。其中中间一副图是复试统计图,蓝圆柱表示通航的国家数,绿圆柱表示通航的国际城市数。交流时,可适当帮助学生理解。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心
    得
    教学内容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第4课时
    总课时4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围绕自身生活空间,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调查、统计身边的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方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与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及其在生活里的应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及影响生存空间的一些因素,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3.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取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
    学
    程
    序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阅读与交流。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一、谈谈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1.谈话导人:同学们,还记得乘坐“神舟”5号进入太空的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吗?杨利伟成功地在太空遨游了一番,并在太空拍摄了一张地球的照片,这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惟有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
    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又是怎么对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生存空间。(板书课题)
    2.交流认识:课前,同学们去收集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你对环境问题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图片、文字、数据等),说说是怎么收集的。
    小结:是的,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却不懂得珍惜和爱护,
    大量的采伐和大量的垃圾……在人类对大自然不断索
    取的同时,大自然也对我们作出了无情的报复,我们的生
    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中,人口和环境就是影响我们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
    我们就从这两方面着手,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二、阅读相关资料——体验统计作用
    1.读图:阅读书上第102页的两张统计图(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和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畅谈感想:看了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话想说?
    4.小结: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大家可以阅读第103页的统计图。(我国造林面积增长情况统计图和我国自然保护区增长情况统计图)
    5.交流想法: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6.小结:我们国家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两张统计图就足以见证。然而,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但从前两张统计图来看,我们的人口、污水排放还在逐年增长,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不断努力。
    7.拓展: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造林面积、自然保护区等,这些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除了这些,你知道还有哪些因素吗?把你所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走进我们的生存空间
    一、讨论统计内容——提出现实问题
    1.选择研究主题。
    (1)思考:在我们的周围,同样能了解到有关我们生存空间的一些资料。你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可能选择的项目:气温变化情况;空气质量情况;缺水情况;最近的天气情况……
    (2)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
    2.成立研究小组。根据各人选择的小课题,成立相应小组,每组推选组长,展开研究。
    3.确定研究方法。
    (1)小组讨论怎样开展研究活动,教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适时指导。(2)交流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分析图表。
    二、指导收集数据——加强统计策略
    1.谈话:收集数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统计工作,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来收集到这些数据?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每天测量,在报纸或网上查资料,走访有关单位……
    4.技术指导:在收集数据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又如何克服? 学生交流。
    说明:要按时收集数据,及时记录下数据,防止资料的流失。如果了解空气质量或气温变化情况,至少要积累十天的数据。
    三、经历统计过程——提升统计能力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如下的统计活动(预留两周的活动时间):
    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用统计图、统计表呈现数据信息; 3.分析、描述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预测。
    四、分析、交流想法——获得统计结论
    1.展示与交流:组织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小组代表展示与汇报研究成果。学生积极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建议。 2.发起倡议:在交流的基础上,建议写一封给全校学生的关于“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的倡议书。

上一页  [1] [2] [3] 




六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