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 《海》教学设计

《海》教学设计_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聆听《海上风暴》

         2、学唱、表演歌曲《海》

         3、创编与活动

教材分析:《海》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3/4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波荡漾的海面,有诗画般的意境,让人遐想……

设计思路:以听唱法学唱歌曲《海》,从感受情绪入手,围绕着歌曲进行律动、聆听、绘画、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创造性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目的:1、围绕“大海”这一主题展开欣赏、歌唱、创编等活动,感受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通过聆听感受大海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与同学合作共同表现大海。

                2、随教师手势表现歌曲中的渐强、渐弱。

教学方法:发现法、讨论法、谈话法、启发式等。

教学用具:课件、绘画用具、打击乐器、电子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情境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体验、感受

 

 

 

 

 

 

 

 

 

 

 

 

 

 

 

 

 

体验、感受
 

 

教学情境(一)

 

 

 

 

教学情境(二)

 

 

 

 

 

 

教学情境(三)

 

教学情境(四)

 

 

 

教学情境(五)

 

 

 

 

 

教学情境(六)


 1、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的天气怎样?好的天气我们的心情好不好?好的心情我们的表情应该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带着这中好的心情和老师一起跳舞好吗?

2、听歌曲《海鸥》师生律动。

3、问:你们知道海鸥的家在那里吗?

4问:大海是什么样子

的?

5、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海鸥的家,美丽的海。(播放课件)

6、听《海》的背景

音乐教师画海的画面。

7、问:画面上我们都能听到什么声音?

8、随教师手势进行三声部声音模仿游戏。

9、问:大海永远都是这样平静的吗?我们听一听下面这段音乐表现的大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欣赏管弦乐《海上风暴》.

10、教师画海上风暴画面。

11、你能给这段音乐起个名字吗?

12、问:这时的海是生气的还是高兴的呢?你们是喜欢高兴的海还是生气的海呢?
 回答教师提问,用自己的表情表现出好的心情。

 

 

 

 

 

学生听音乐随教师做动作后回答教师提问。

 

 

 

欣赏大海录象。

 

 

学生听音乐画出心中美丽的海。

学生分别模仿出轮船、海浪、海鸥这三种声音。

学生随教师手势模仿出相应的声音。

学生听赏音乐后说出感受并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为音乐起名字并回答是高兴还是生气的。


 通过律动引出大海主题,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通过语言的描述,使想象思维得到拓展,语言组织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画海,感受大海的美,为歌唱时表现歌曲的情绪做铺垫。

 

通过三声部的配合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身临其竟地感受大海的意境。

 

通过对两种音乐情绪的对比,使学生更好的感受歌曲《海》的情绪。
 
 

学唱歌曲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现大海平静高兴时的歌曲《海》。

2、出示大歌篇(课件)

3、教师打响板并按节奏读歌词让学生听出3/4拍的强弱规律。

4、教师范唱。

5、请同学们用“la”来轻声随琴唱一遍,体会一下这种优美的情绪。

6、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唱词。

7、问: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时候的海?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太阳下去,月亮升上来呢?浪花远去怎样用声音表现?

8、分组演唱。

9、同学们想不想做一朵小浪花来表现这首歌曲?


 

 

 

学生用动作表现3/4拍的强弱规律同时按节奏读歌词,空拍处用动作表示。

学生听教师范唱并说出歌曲情绪。

学生用“la”轻声模唱。

 

学生随琴轻声唱词。

 

学生回答用减弱、渐强的声音来表现。并随教师手势演唱歌曲。

学生边唱边模仿浪花动作表演。
 

 

 

 

培养学生节奏感,通过肢体语言感受3拍子的强弱关系。

 

 

熟悉歌曲旋律,为歌唱作准备。

 

 

 

通过渐强、渐弱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歌曲意境,体会歌曲的优美动听。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
 
 

 

 

 

 

创编与活动

教学情景(七)
 1、一朵浪花再美丽也形成不了大海的,只有一朵朵的浪花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团结起来才能形成一望无际的大海,现在请同学们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一朵朵的浪花变成大海呢?

2、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进行表演。
 学生讨论,合作创编大海并随音乐进行分组表演。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评 价
 

 

 

 

 


 1、刚才每一组同学都动脑筋想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方式表现大海,你认为哪一组的同学表现的最好,好在哪儿?

2、浪花手拉手能形成大海,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3、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学生相互评价并说出优点及改进办法。

 

 

 

 

回答教师提问。

 

老师再见。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打破以往学生“跟唱”的教学模式,利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听多感受,通过多处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歌曲,理解歌曲。

课上,我大胆尝试利用了和声,让学生在三声部的模仿游戏中感受到和声的美。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同时,将绘画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中,为整节课增添了色彩,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奠定了基础。

    在欣赏了《海上风暴》音乐后,我没有告诉学生乐曲的名字,而是在我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自己为乐曲起名字,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在学唱歌曲环节,由于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很快学会了歌曲,在歌曲处理上我和学生一起理解歌词,恰当地加入了渐强减弱的处理,让音乐基础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理解和运用。

学生创编表现大海是本节课的升华。《海》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易学,内容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因此,我在最后加入了创编活动,老师与学生间通过相互合作来表现大海。活动中,看到学生们能真正的融入到音乐中,我感到很欣慰。但在细节上尚有不足之处,如听歌曲律动时,我没能及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动作过于单一,如果之前加入一些启发式的语言效果会更好。另外,在结尾学生互评环节中,学生只看到其他小组的缺点并提出了改正方法,没能指出优点,我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多看别人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困惑与解析

    新课改的实施,为音乐基础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它展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思路的转变,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使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用孩子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与行为。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这方面我有切身的体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唱一首新歌,我往往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先从歌谱入手,分析节奏节拍,视唱旋律,用琴一遍遍的教唱。常常因为学生某个音唱的不够准确让我大发雷霆。一堂课下来,我弄得口干舌燥,学生累的筋疲力尽,本来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在我这种单纯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方法下,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带着厌倦的情绪渐渐的远离了课堂,课上往往是你讲你的,我干我的。久而久之,这种越学越厌的恶性循环,使学生对音乐失去了兴趣。让我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我费尽心思的教授,学生却厌烦至极。

    如今,新的课程理念让我得以解惑。新的课程目标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并把情感态度放在了首位。为此,我对教材内容重点进行了调整,把重点放在对音乐的感受上,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给他们表达情感的机会,说出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接受知识。这样,我的课堂变得充盈而活泼,改变了教与学脱节的常态。

通过实践使我感受到,不是学生不重视音乐课,而是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存在问题,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因此,无论从思想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来一个转变,把以往那种理性的枯燥的机械式训练,变成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只有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和音乐融为一体,对音乐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小学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