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 《西游记》导读备课材料

《西游记》导读备课材料_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西游记》导读备课材料

《西游记》导读

《西游记》导读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中学    钱义国

【背景资料】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作者介绍】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困,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尽管如此,吴家却不失读书的传统。据说其父吴锐虽为商人,不仅为人正派,而且好读书,好谈时政,这自然对吴承恩产生较大影响。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五十多岁任过浙江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过荆王府纪善,这是同县丞级别差不多的闲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大约是中年以后,或认为是晚年所作,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

【作品内容】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艺术成就】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又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如在孙悟空的形象创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又如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灾难的幻化,或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唐僧的形象写得也不错,但比起孙悟空、猪八戒来,则要逊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不能不说是《西游记》的缺憾。尽管如此,《西游记》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惊人的,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作品缩微一】

西游记(吴承恩)

《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小 说以师徒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济困扶危,恤孤念寡”的英雄形象。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如猪八戒、唐僧、沙增、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小说中所写的众多妖魔鬼怪,则多象征社会恶势力。对崇信道教、沉湎女色、昏庸无能、荒淫残暴、贤愚莫辨、专横独断之帝王,更作了无情嘲弄和批判。说明作者是以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来反映现实主义的思想感情。小说想象力丰富,将神魔与人的形象大胆地结合,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造型。作品格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简练,生动活泼。历代倍受读者欢迎,是长篇神魔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东胜神州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旧精月华,产下一石猴。石猴四海求师,在西牛贺州得到菩提祖师指授,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可行十万八千里。归来后自号“美猴王”’,去龙宫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铁,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二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龙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状,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言,把孙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猴王初时不知官职大小,后知实情,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幡桃园。孙悟空偷吃了幡桃,又揽了王母娘娘的幡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双方争持不下,观音菩萨举荐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战。孙悟空与二郎神赂法斗战,不分胜负。太上老君使暗器击中悟空。猴王被擒。玉帝使刀砍斧剁、火烧雷击,不能损伤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丹炉锻炼,七七四十九日开炉,孙悟空依然无伤,在天宫大打出手。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时、给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熔化的钢汁喝。如来因南赡部州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派观音菩萨去东上寻一取经人。来西天取经,劝化众生。菩萨在流沙河、云栈洞、五行山分别度化沙悟净、猪悟能、孙悟空三人,将来做东土取经人的徙弟,又度白龙给取经做脚力。

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广蕊得中状元,被丞相之女殷温娇抛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贼艄刘洪、张彪谋害。殷温娇产下一子,抛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岁受戒。法名玄奘。后玄奘母子相见。报了前仇。

径河老龙因赌卦少降雨水,触犯天条当斩,求唐太宗救命。太宗臣魏征梦斩径河龙,太宗魂被迫入阴司对证。还生后修建“水陆大会”。请陈玄奘主行法事,开演诸品妙经。观世音显像,指化陈玄类去西天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御弟,赐号三藏。

唐三藏西行,出离边界即落入魔洞,得太白金星解救。在五行山揭去如来的压帖,救出孙悟空,赐号行者。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强盗,唐僧数落人,孙悟空一怒离去,观世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观音院,因悟空卖弄锦斓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波黑风怪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仙丹。诱黑风怪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庄主女儿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后来唐僧在浮屠山得乌巢禅师传授《多心经》。在黄风岭遇怪刮黄风迷人,孙悟空请须弥山灵吉菩萨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观音菩萨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婚。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无子拿获。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识破,将怪打死。八戒趁机进馋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悟空,自己却被黄袍怪拿住。被黄袍怪摄入洞中的百花公主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葫芦、净瓶、宝剑、扇子、魔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乌鸡国国王被狮精推入井内淹死。狮精变化国王。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狮精原来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所化。

牛魔王的儿子红孩据守火云洞,欲食唐僧肉。悟空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菩萨降妖。菩萨降伏红孩儿,让他做了善财童子。黑水河龙变作艄公。诱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孙悟空请来西海龙王太子摩昂擒龙回西海。车迟国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乞雨救旱有功,做了国师,国王敬道灭僧。悟空等与三法师斗法,—一挫败他们,使之现了原形。

观音座前莲花池内金鱼修炼成精,在通天河岁食童男童女。悟空和八戒变作童子,打退妖怪。妖怪作法,使通天河封冻,诱唐僧上冰上行走,摄入水府,菩萨赶来。把金鱼收回南海。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趁看守童地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刚镯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僧捉去。悟空请来雷公、水伯、十八罗汉等,都被妖怪用金刚镯把兵器收去,后来找到太上老君处,方把青牛收伏。

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唐僧、八戒喝子母河水受孕,悟空取来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气。西梁女国正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赚关文,坚意西行,唐僧却被琵琶洞蝎子变化的女妖摄去。悟空请来昂日星宫,星官化作双冠子大公鸡,使妖怪现了原形,死在坡前,六耳猕猴趁机变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

师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在火焰山欲求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铁扇公主恼恨孙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送往林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勇,惜天兵神力,降服二怪,扇灭了大火。师徒四人得以继续西去。后来,师徒四人又先后除去了万圣老龙和九头虫驸马,黄眉怪,蜘蛛精,蜈蚣精和青狮、白象、大鹏三怪。

比丘国国王圣寿星坐骑白鹿变化的国丈迷惑,欲从一千一百一十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悟空解救婴儿,败退妖邪。寿星赶来把白鹿收回。陷空山无底洞里老鼠精又变化女子掳唐僧强逼成亲。孙悟空访知老鼠精是李天王义女,上天庭告状,李天王把鼠精押回天曹发落。灭僧国王发愿杀一万僧人,孙悟空施法术,把国主后妃及文武大臣头发尽行剃去,使国王回心向善,改灭法国为钦僧国。隐雾山豹子精欲食唐僧肉,被悟空用瞌睡虫睡倒,八戒一耙结果了妖怪性命。

师徒四人到天竺国,郡侯张榜求雨。悟空访知原委,劝郡侯向善,天降甘霖。师徒来到玉华州,因教授王子学艺,被黄狮精盗走兵器。悟空等三人夺回兵器,黄狮精投奔祖翁九灵元圣,即太乙救苦天尊坐卞龙头狮子所化。悟空请来太乙天尊,收伏了狮怪。来到全平府,唐僧元宵夜观灯,被玄英洞辟寒、辟暑、辟尘三个犀牛摄去。悟空请来四位星宿擒拿三怪,斩首示众。在天竺本国,唐僧被月宫玉兔变化的假公主抛彩球打中,欲招为驸马。悟空识破真相,会合太阴星君擒伏了玉兔,救回流落城外的真公主。在铜台府地灵县寇员外家化斋后,寇家遭劫,寇员外丧生。唐僧师徒被当做强盗捉起入狱,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员外灵魂,案情大白。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才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鳖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施檀功德佛,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也均受封,各归本位,共享极乐。

【《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西游记》这部小说长期以来就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人民所喜爱。它具有特殊的情节,独特的风格,神奇的人物。就其人物而言,除唐僧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外,其余几乎都是神佛妖怪之类。他们打遍了上中下三界,似乎与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所塑造的每一个形象,又都那样具有魅力,使我们并不感到生疏。其性质又颇与古代神话传说及寓言文学有所不同。所以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专名之为神魔小说。

小说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取经人物的活动为中心,逐步展开情节,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如昏聩而又刚愎自用的玉皇大帝、慈善而富于人情味的观音菩萨、善良坚定朝佛而又软弱无能的唐僧、质朴老实的沙和尚、吃苦耐劳而又集馋、懒、贪、色于一体的猪八戒,特别是在众多的艺术形象中刻画得最精彩、最成功的“斗战胜佛”孙悟空。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他在花果山水帘洞居住.自小儿学做妖怪,称名悟空,凭本事,挣了一个齐天大圣。只因不受天禄,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愆。“如今脱难消灾,转拜沙门,前求正果,保我这唐朝驾下的师父,上西天拜佛走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洞波狂!我老孙也捉得怪,降得魔,伏虎擒龙、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倘若府上有什么丢砖打瓦,锅叫门开,老孙便能安镇。”所以他是作品中的真正主人公,关于他的艺术形象,集中体现在作品中的“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两大部分。可以说“大闹天宫”是他个人的英雄传记,“西天取经”是他建功立业的一部历史。当他大闹天宫失败后,最终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经过五百年的镇压后被唐僧救出,同往西天取经,此时,他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人物。在重重的困难面前,他正直、勇敢、机智、顽强,善于和各式各样的妖魔作斗争。在西天取经路上,唐僧离了他就寸步难行。猪八戒和沙和尚只是他的战斗助手。他的艺术形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发扬大闹天宫的战斗精神。他对取经历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从不畏惧退缩,经受种种失败也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到西天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斗、战、胜正体现了这一形象的突出持点。

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真可谓是形形色色、神通广大,有的来头还不小。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只要是妖魔,孙悟空都不放过。凭着那双炼就的火眼金睛及时识破他们,消灭他们。悟空与妖魔的斗争有时也常处于下风;有时是师父、师弟被妖怪摄去;有时是被妖怪夺走了金箍捧以致“叫化子没蛇弄”;有时甚至是自已遇到生命危险。如在小雷音寺被关在妖怪的金铙中险些闷死;在火云洞被红孩儿的三味真火熏得晕厥;在车迟国与三位充当国师的妖怪斗法;在火焰山三调芭焦扇等情节都充分体现了悟空遇到困难从不气馁、从不服输、依然抖擞精神,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从不象唐僧那样,一听到有妖怪,就“坐个雕鞍不稳,扑的跌下马来,挣挫不动,打了一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也不象猪八戒那样爱说丧气话。孙悟空他还有一股韧劲,深入巢穴,纠缠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战斗风格。他在扫荡妖魔的斗争中,为了杜绝后患,他不仅奋力斗杀妖魔,而且追根寻源,要从根本上消灭妖魔再生。在取经途中,面对有些妄图想吃唐僧肉使自己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从而破坏取经事业的妖魔,有凭恃妖术欺骗百姓逞其狙狯之奸的妖魔,有取媚当道,欺君误国,阴谋篡夺帝位的妖魔,有占山为王,大施威虐,荼毒百姓的妖魔,还有其他出于不同目的自私的,鼠窃狗偷式的各种妖魔。尽管这些妖魔形态不一,变化多端,悟空都同他们纠缠到底,不制服他们就决不罢休。比如:在盘丝洞,唐僧被蜘蛛精从肚脐中冒出的丝绳吊在房梁上,悟空为救师徒,同妖精进行了斗争,蜘蛛精也顾不上吃唐僧肉而逃跑。悟空救出师徒后,于是一把火烧了盘丝洞。当他们行不多远,师徒四人见了一座道观叫“黄花观”,便进去休息,不料道长乃盘丝洞妖怪的师兄,女妖逃离盘丝洞后正在此躲避,得知唐僧师徒在此经过,女妖便向道长哭诉了事情的经过,并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道长听后,取毒药沾在红枣上,又将红枣放入唐僧师徒的茶杯中。唐僧、猪八戒、沙僧未加提防,饮了茶后中毒倒地,幸亏悟空机警,没喝那杯毒茶,于是与道长打斗起来。七女妖也赶来助阵,悟空拨下一把毫毛变成无数悟空同妖怪们斗争到底,打得女妖们直喊“饶命”。悟空勒令老道送出师父和师弟,不然就打死这些蜘蛛精,女妖忙求老道赶快放了唐僧他们,可老道却说要吃唐僧肉,悟空闻言大怒骂道:“既不还我师父,且看你妹子的下场!”说着挥动铁棒,把女妖打得稀烂。接着又与老道战了几十回合,道长见不是悟空的对手,就剥下衣裳,从两肋下放出万道金光将悟空罩住,悟空变作穿山甲,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正在悟空不知所措之际,得到黎山老姆毗蓝婆婆相救,于是悟空救出了师徒,又将道观一把火烧成了灰烬。因此,如果悟空跟妖怪斗争的次数越多,他的战斗欲望就越强烈;他跟妖怪纠缠得越久,斗争的经验就越丰富。也正因为悟空的这种机智,勇敢,百战百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热情,到西天取经后他终于获得了“斗战胜佛”的称号。

二、对神佛依然保持桀骜不训的一贯作风。皈衣佛门并不意味着他对神佛的无条件服从,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他虽然不再象大闹天宫时期那样犯上作乱,但只要是他认为错误的思想和言行,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你地位有多高,仍然坚持斗争,绝不妥协,和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并无本质的不同。

孙悟空本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天产石猴”,他出世后,就在这仙山福地里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府所拘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的本性使悟空在传统束缚面前显得桀骜不训。他闹了龙宫,向海龙王强索兵器来武装自己。又闹冥司,把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一笔全勾。他不承认神的王国的任何权威,见了玉皇大帝只是唱个大喏,自称为“老孙”。他第一次闹天宫起因在于发现弼马温是最低级的官吏,感到自己受了玉帝的愚弄,便心头火起,打出南天门,并且干脆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当玉帝第二次骗他上天庭,给他盖了“齐天大圣府”,他却每日云游四海,到处交朋结义。蟠桃盛会没有请他,使他睁开眼睛看到了神的谲诈,索性把天宫闹得一塌糊涂,反了出去。即使天庭的大兵压境,他仍不屈服,甚至在如来面前宣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后来,众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他投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来烧炼。七七四十九天,只炼得他火眼金睛,趁老君开炉取丹,纵身而出,蹬倒了八卦炉,把老君摔了个倒栽葱,打得他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他更进一步叫玉帝让出天宫,宜称“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最终孙悟空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被压在五行山下,但他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一泡猴尿,亵渎了威严的神佛参加取经时,他是先讲条件,观音菩萨才答应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因此,在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四海龙王,值日功曹前来效劳,若稍有佛逆就嚷着“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有时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若有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所以,连玉帝也无可奈何地“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终于默认他“犯上”的要挟。有时对佛祖、观音也常常出言不逊,对慈悲的观音菩萨,孙悟空敢骂他“惫懒”,咒骂她“该她一世无夫!”在众佛祖中,他与太上老君的关系最糟。大闹天宫时,他将老君的金丹偷吃得精光,恨得老君要亲自将他放在丹炉内外死拼炼为丹药。而在取经期间,悟空与太上老君虽不再有矛盾,但两人显然还心有余悸。如第三十五回金角大王作怪,悟空降了他们,拿到了妖怪的几件宝物------葫芦、净瓶、扇子、绳子。刚行不多远,太上老君就忽忽地追赶来,:“孙行者还我宝物。”悟空得知两个妖怪是太上老君的青牛,当面责问老君:“你这老官儿,纵放怪物,抢夺伤人,该当何罪?”在狮陀岭,悟空请如来帮忙对付妖怪万里鹏时,如来说出那妖怪与自己“有些亲处”,悟空便直言不讳道:“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在杨家村,当悟空错杀了两外强盗后,唐僧在荒坟前念祝“…...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孙悟空攥着铁棒往那坟上捣了三下,祝道:“遭瘟的强盗,你听着!我被你前七八棍,后七八棍,打得我不疼不痒的,触恼了性子,一差二误,将你打死了,尽你告到那里去,我老孙实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齐天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对人间之王,他更加蔑视。他对乌鸡国的国王说:“我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九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就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等等这些无法无天,敢于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间等一切权威挑战的反抗精神,桀骜不训的性格,强烈的自我意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要求。

三、具有除强扶弱、打抱不平的江湖好汉特色,他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取经,也是为民除害。他疾恶如仇,除恶务尽,机智灵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取经途中,悟空的叛逆、反抗性格得到发展,升华为同一切妖魔鬼怪斗争的战斗精神,他有胆、有才、有识。唯其有胆,他敢于斗争;唯其有才,他善于斗争;唯其有识,他能明辨是非。为自己的理想而斗争。他的胆量是超人的,“别人胆大是身包胆”,他的胆大却是“胆包身”。明知山有妖,偏向妖山行,任何刀山火海,隐洞暗穴,他都是视若等闲。他除妖要么是因为妖怪阻碍了取经事业,要么是因其危害百姓,悟空就“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 ”。所以他与妖怪的斗争是正义的,也是生动、积极的。比如:在驼罗庄,听李老者说此地有妖怪,便上前唱喏道:“ 承照顾了!”八戒称他“听见说拿妖,就是他外公也不这般亲热。”在乌鸡国,他听说国王的魂魄前来伸冤,十分兴奋:“分明是照顾老孙的一场生意。”唐僧路遇抢劫的强盗,不得不推说银子在后面的徒弟身上,悟空得知后高兴地说:“好!好!好!承你抬举,正是这样供,若肯一个月供七八十遭,老孙就越有买卖。”在朱紫国见了国王招纳医生的皇榜,他满心欢喜:“且把取经事宁耐一日,等老孙做个医生耍耍。”在比丘国,悟空得知妖怪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药,而悟空却要取妖怪的黑心煎药,降伏了妖怪,解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孩子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豹子精,救出了贫困的樵夫;他三调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大火,既开通了西行的道路,又解救了当地人民的困苦;在祭赛国,悟空从万圣公主手中骗到了舍利子和九叶灵芝,活捉了龙婆和公主,使金山寺又重见霞光万道,祭赛国也恢复了往日的祥和安宁;在宝象国,黄袍怪的两个儿子年纪虽小,但悟空认为长大后必定会成为妖怪,像黄袍怪一样为害一方,悟空摔死了他们,既是为降服黄袍怪,也是除恶务尽,斩草除根。可见,悟空扫荡妖魔鬼怪,不仅是为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为民除害,这种锄强扶弱,打抱不平的举措不是典型的江湖好汉特色吗?

四、孙悟空形象是动物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猴子机灵敏捷、顽皮、酷爱自由,勇于反抗的性格水乳交融在一起,使这一形象十分生动逼真。

孙悟空是一只天产石猴,首先他具有自然的属性:他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现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说他是猴,因而猴子的生物属性真实而又生动地体现在他的身上。他的外形是孤拐面,凹脸尖嘴,两腮无肉,罗圈腿,拐子步,活脱脱的一副猴子相。在黄风岭王老者家借宿时,王老者形容他是“拐子脸、别颏腮、雷公嘴、红眼睛的一个痨病鬼”。在宝林寺,僧官一见他就说“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尽管他能七十二变,都改变不了部分的自然属性:一是猴子尾巴,在与二郎神打斗时他变成庙宇,尾巴只得变得旗杆立在后面,结果被二郎神识破;二是猴子的红屁股,第四十三回唐僧师徒三人被金角大王捉住,悟空变做小妖去救,而八戒一见就道:“你虽变了头脸,还不曾变得屁股。那屁股上两块红不是?我因此认得是你。”悟空忙走到厨房,在灶底摸了一把,将两臀擦黑。八戒看见笑道:“那个猴子去那里混了一会,弄做个黑屁股来了。”尽管如此,妖怪还是从中看出了破绽;三是猴子的本能,悟空听菩提祖师讲道,“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孙悟空是人,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勇于斗争反抗等社会特点,乐观诙谐以及好胜好名、好戴高帽子等性格特征他一概具有。并且他“一生受不得气”,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不知足而异想天开地追求一种“超升”三界之处,跳出五行之中,不要阎王老子暗中管着的更加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于是他历尽千山万水,出海访仙学道。这些完全具备了人的社会心理。如:盘丝洞蜘蛛精在濯垢泉洗浴。孙悟空想:“我若打它呵,只消把棍子往池中一搅。打便打死了他,只是低了我老孙的名头。常言道‘好男不跟女斗’。我这般一个汉子,打杀这几个丫头,着实不济。”他不肯打,于是惹出以后不少麻烦。在火焰山悟空三调芭蕉扇,因“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以得意为喜”,反而被牛魔王变作八戒,把他刚从铁扇公主那里弄来的芭蕉扇又骗了回去,“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儿鵮了眼睛”。误事就误在他重视“名头”及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而不及细察而麻烦。还有他爱不分场合地捉弄八戒。在狮陀岭,悟空叫八戒去打头阵,“把绳儿扣在他腰里,撮弄他出战”,“呆子手软,架不住妖魔,急回头叫:‘师兄不好了,扯一扯救命索,扯一扯救命索。’”悟空闻言,“转把绳子放松了,抛将去。”以致八戒被妖精捉去。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人的本性。孙悟空又是神,他战胜困难,克敌制胜,都是凭借“降龙伏虎,踢天弄井”的手段:七十二般的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和手上使的那根要大就大,要小就小,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如果没有这广大的神通,天宫无法闹,妖魔无法除,“英雄谱”和“创业史”都无从创造出来。所以,他是一个猴、人、神三者融洽的艺术典型,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神话英雄。在取经路上,悟空与妖魔的斗争,不仅凭的是神通,还凭借着“心比比干多一窍”的机警和聪明。无论妖魔如何伪装,都逃不过悟空的火眼金睛,比如:白骨精变成女子、老妪、老翁,三戏唐三藏,都被悟空一一识破。对付最厉害的妖怪时,他有一个巧妙的办法,就是钻进妖怪的肚子里去,在里面“跌四平、踢飞脚,竖蜻蜓、打秋千”,疼得妖怪满地打滚,满口求饶。等他决定钻出来时,知道妖精乘机要咬,便机警地先用金箍棒探路,反叫它迸碎了门牙,使它无能为力,俯首就缚。有时为了迷惑妖怪,他善于变化角色:从孙行者到者行孙、行者孙。以假为真,把妖怪愚弄得不知所以。既而取得了妖怪的宝贝,降服了妖怪。等等这些都活脱脱地展现了悟空的机警和聪明。令人感到新颖有趣。而悟空的这些性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天真烂漫的少年人的性格特点,反映了被压迫者勇于反抗的造反精神和劳动人民要铲除世上一切恶势力的美好理想和强烈愿望,因此,这个形象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名著缩微二】

在遥远的古代,东胜神洲海外傲来国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这只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无意之间发现了一股飞瀑从山顶流下。众猴说:“谁能从这瀑布中钻进去看个究竟,我们拜他为王。”石猴自告奋勇,钻入飞瀑,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个宽敞、幽静的石洞,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众猴拜石猴为王,称他美猴王。

过了很多年,美猴王为能够长生不死,远离花果山去寻仙访盗。在海上漂泊了几日来到南赡部洲地界,他参访仙道,但是无缘得遇,这样过了八、九年,一日,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又飘过西海,直西牛贺洲地界,在一位樵夫的指引下他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收他为徒弟,赐名孙悟空。须菩提祖师认为他有灵性教授悟空七十二种变化和一个跟头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功夫学成,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为操练群猴,悟空使起法术,将傲来国的兵器摄上了花果山,山中的妖、兽全拜在了悟空足下。后来,悟空入东海龙宫借宝,讨得了天河定底神珍铁,即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又大闹地府,在生死簿上涂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东海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采纳太白金星的建议,召孙悟空上天宫当了专管养马的弼马温。当时猴王欢欢喜喜,与木德星官径去到任。事后,悟空发现这是个不入流的官职,知道受了愚弄,气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帘洞,树立了“齐天大圣”的旗帜。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带着天兵天将来捉悟空,结果被悟空打得大败。玉帝无奈,只好承认“齐天大圣”的名号,命令孙悟空到天宫管理蟠桃园。

在蟠桃园中,悟空听说蟠桃是仙桃,六千年一熟,吃了会体健身轻,长生不老。孙悟空知道后大喜,便偷吃光了园中大桃。过后不久,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要开蟠桃会,但没有请他,心中十分恼恨。到蟠桃会这天,他骗走了赤脚大仙,自己冒充成赤脚大仙,进开会的地方喝光了宴会用的仙酒,还闯入太上老君的丹房,吃尽了葫芦内的金丹,然后回到了水帘洞。玉帝对孙悟空扰乱蟠桃会甚为痛恨,命令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悟空,10万天兵被悟空打败。玉帝又派二郎神来战孙悟空。经过多次交手,在二郎神同悟空大战之际,太上老君抛下金刚圈击中悟空,方才将他捉拿。

玉帝传旨处死孙悟空,但因悟空吃过太上老君的仙丹,任凭刀砍斧剁,雷打火烧,皆豪发无伤。太上老君见状,禀告玉帝道:“这猴子吃了我的仙丹,不如让我领去,将他放在八卦炉中用文武火烧炼,既可炼出丹来,又可将他化为灰烬。”玉帝应允,于是太上老君将悟空放进了八卦炉中,经过49天烧炼,太上老君以为悟空已死,谁知悟空不仅活着,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悟空跳出丹炉,挥动金箍棒不分上下,东打西敌,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大乱天宫。玉帝束手无策,求助西天如来。悟空对如来说:“玉帝不把天宫让与我,定叫他永不太平!”但孙悟空终究敌不过佛法无边的如来,一路筋斗云却翻不出佛掌。如来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吃铁丸,渴饮铜汁,苦度了500年。

五百年后,正是大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如来为劝化东土众人为善,令他的高徒金蝉子投生陈状元家,但他尚未出世时,父亲就被人害死,母亲也遭人霸占。他生下后,母亲把他放入木盆抛入江中,后被金山寺和尚救下,做了和尚,法名玄奘。玄奘成年后,德行高尚,被唐太宗请入长安宣讲佛法。这时,观音菩萨奉了如来佛的法旨,带着袈裟等五件宝贝,跟惠岸行者一块儿来到东土大唐,寻找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经的人。观音变成一个癞头和尚,将袈裟、锡杖赐与玄奘,说道:东土皆是小乘佛法,还无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苦人脱苦,功德最大。指点玄奘去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如来处取大乘佛经三藏经。玄奘得观音开导之后,决定往西天取经。唐太宗亲自排驾送行,口称玄奘为御弟,赐尊号为三藏,一直送到长安城外。

唐僧上路,饥餐渴饮,一日骑马夜登双叉岭,被虎魔王部下活捉,太白金星赶来援救,唐僧脱脸。几天后来到了两界山,只听得一阵如雷的喊声:“我师父来也!”唐僧一看,是山下压着的一只猴子在喊叫。唐僧揭去封条,孙悟空崩山而出,唐僧收悟空为徒,称为行者,一同西行取经。

过了数月,一天,行者杀了六个拦路抢劫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行者气恼,不辞而别。正当唐僧一筹莫展的时候,观音送来了一顶嵌金花帽,叫唐僧给行者戴上,并口授了紧箍咒。当行者往龙王那里玩儿了一阵返回后,唐僧让他戴上了花帽,谁知一戴上,行者头上就套上了一个金箍,怎么也取不下来。唐僧念起紧箍咒,行者头痛难忍,就这样,行者被唐僧束缚住,表示不敢再违背师言。

师徒继续前行,途经蛇盘山,唐僧的马匹被鹰愁涧中待罪苦度时光的西海龙王之子吃掉了。观音赶来,将它变成白马,随唐僧取经。过了两月,一天来到高老庄投宿,高太公因招了个妖怪女婿,正在烦恼,见来了唐僧师徒,就求降妖。行者变成太公之女,迷惑妖怪,随后现出原身,同妖怪大战。妖怪化为狂风逃入山洞,取出九齿钉耙来斗行者,当听到行者说起唐僧的名字时,妖怪丢下钉耙,央求行者带他去见师父。此怪原是天宫的天篷元帅,触犯天规被罚往人间时错投了猪胎。唐僧收了他,取法名叫猪悟能,别号八戒。

离了高老庄,师徒三人在黄风岭遭到了在如来佛那里得道的黄毛貂鼠精的暗算,脱脸后,他们到了流沙河。在这里,唐僧被河中的妖怪抢走了,悟空、八戒去战,妖怪钻进水中不肯出来。悟空去求观音,观音派木叉前往,木叉叫出妖怪,让他拜唐僧为师,这就是沙悟净沙和尚,又称沙僧。

过了流沙河,师徒四人晓行夜宿,来到了一座庄院。庄院内住着一个45岁的寡母和他的三个女儿,他们要招四人为夫。原来这一母三女是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变来试控师徒四人取经诚心的,结果只有猪八戒上当,愿为女婿,其余三人都经受住了考验。不久,众人来到万寿山五庄观,悟空偷摘人参果,打倒人参果树,闯下大祸,幸亏观音赶来用净瓶甘露救活了人参果树,才避免了一场恶战,得以脱身继续前行。

一天,众人在山中碰见了白骨精,它一变美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迷惑唐僧。悟空睁开火眼金睛,挥动金箍棒打杀了妖怪。不断唐僧大怒,骂悟空肆意作恶,不听教训,念起紧箍骂,赶走了孙悟空。不几天,众人来到黑松林,唐僧被黄袍老怪变成了老虎,猪八戒斗不过老怪,只好去花果山寻找孙悟空。悟空去天宫请出玉帝,收了这个二十八宿中的奎星变成的怪物。

师徒继续赶路。路过平顶山莲花洞,撞上了老君两个炼丹童儿变成的妖精。在乌鸡国,又遇上了文殊菩萨的青毛狮子兴妖作怪。在枯松涧火云洞,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又抢走了唐僧,幸亏观音救助,收了红孩儿去做善财童子,唐僧才脱离脸境。在黑水河,西海龙王的外甥差点将唐僧蒸来吃掉。到了通天河,观音莲池内逃出的金鱼也暗算唐僧,后来观音收走了金鱼。唐僧师徒被河中老鼋驮过了通天河,老鼋求唐僧在见到如来后代为询问自己将来之事。唐僧允诺,告别老鼋又踏上了西行的路程。

师徒四人兼程前进,又遇到了许多磨难。在路过金兜山时,有李老君的青牛作恶。进入西梁女国,先是唐僧、八戒误饮子母河的水,腹痛有胎;后来唐僧又被西梁女主留住要做夫妻。好不容易摆脱纠缠,踏上大路,不断途中又碰上了强盗打劫。强盗将唐僧吊在树上,为救师父,悟空打杀了两个强盗,谁知唐僧竟火冒三丈,怪悟空杀人太多,又赶走了他。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孙悟空来害唐僧。真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帐,真假悟空在空中恶战,一直打到西天。最后,如来识破了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猴王。观音送悟空回到唐僧身边。

师徒行了数月,来到火焰山。悟空去向牛魔王妻子罗刹女借芭蕉扇,罗刹女因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悟空,一扇竟将悟空扇到五万里外。

悟空从菩萨处得到定风丹,再找罗刹女,罗刹女扇悟空不动,又被悟空变成小虫钻进她腹内翻腾,罗刹女答应借扇。悟空带上扇子是去扇,那火反而更大,悟空知道上当,于是心生一计,变成牛魔王去骗取真扇,但他只知道将扇变大的咒语,不知变小的方法,半路上把扇变大了缩小不得,而此时牛魔王赶来变成八戒,夺走了真扇。悟空无奈,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降伏了牛魔王,从罗刹女那里再一次借出芭蕉扇,才熄了火焰山的火,过了火焰山,师徒四人急速行进。一天,来到小雷音寺,唐僧入内拜佛,师徒四人全被妖怪困在金铙之内。天神亢金龙用角尖钻进金铙救出悟空,悟空打碎金铙,与妖怪多次搏斗,皆不能胜。弥勒佛突然降临,说是他的司磬的黄眉童儿在此成精。唐僧被救,悟空放火烧了庙宇,继续前行。

在七绝山驼罗庄悟空杀了红鳞大蟒;在朱紫国斗败了观音走失的金毛狮,治好了国王的病,救回了被抢走的正宫娘娘;在盘丝洞,悟空灭掉了蜘蛛精变成的七个妖女;在狮驼岭,撞上了三个法力广大的魔王,悟空抵敌不住,去西天求救,原来竟是如来的舅父大鹏金翅雕、文殊的青狮和普贤的白象作怪。唐僧脱险,来到比丘国。悟空斗败了寿星的白鹿变成的妖道,进入陷空山。此后又经过灭法国、隐雾山,去到大天竺国凤仙郡,皆一路多灾多难。

一日走到玉华县,悟空、八戒、沙僧三人的兵器被豹头山虎口洞的妖怪盗走,太乙救苦天尊赶来,说妖怪是他走失的九头狮子所变。悟空三人取回兵器,告别天尊,不几日来到天竺国。在这里,悟空识破了月宫玉兔变成的假公主,救回了真公主,国王感谢不尽,礼送唐僧。众人匆匆而行,来到如来灵山脚下的玉真观。师徒四人沐浴更衣,准备登入佛地。

第二天,师徒四人来到一条波浪翻滚的大江边,桥边的匾上写着“凌云渡”三个字。这时,一个人划着一条无底船过来,悟空知道他是接引佛但是并没有说出来。唐僧感到恐慌,接引佛说∶“船虽然没有底,古往今来都能普渡众生。”悟空推唐僧上船,唐僧落水,肉胎凡体成为尸体漂去。

如来传旨,面见唐僧,令阿傩、伽叶取来真经交给唐僧。阿傩、伽叶趁机索取礼物,唐僧毫无准备,二人只给了无字经书。唐僧再次求如来,悟空在旁嚷道:“如来,你把无字的白纸本儿给我们,我们拿他何用?”如来笑道:“因为经不能随便传,也不能随便取。原来比丘给人家讲经,要三斗三升黄金,我还嫌他要得太少了。这本是无字真经,只是你们东土人看不懂罢了。”说毕,如来吩咐去换有字真经。但阿傩、伽叶仍要礼物,唐僧无奈,只得把唐太宗赐的紫金钵盂送上,才换得真经。

取了真经,师徒四人返归东土。正在行云驾雾途中,四人突然跌落云端,原来,观音菩萨在查看唐僧取经路上的历难簿时,发现佛门九九归真,唐僧只受了八十难,还少一难,所以让唐僧再遇一难。唐僧等人落地后,发现已经来到通天河西岸,找不到船和桥,没有办法过河。这时,老鼋来迎,驮唐僧四人于河中,问所托之事如何。唐僧此时才记起所托向如来询问何日由鼋身转为人身之事,连连陪礼道:“忘了询问。”老鼋大怒,沉入河中,四人落水,经书也全浸湿了。至此,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完满。于是八大金刚将唐僧送往长安向太宗交割了真经,随即又复转灵山,唐僧师徒在如来身边就职。

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马被命为八部天龙,还于龙身。孙悟空成了正果,金箍儿也自然脱落。从此以后,旃檀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天龙马及诸众佛祖、菩萨、圣僧、罗汉、揭谛、比丘、优婆夷、优婆塞,各山洞的神仙,土地、一切得道的师仙,到此各回本位。




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