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 《小巷深处》教学笔记

《小巷深处》教学笔记_在线教学教案查询


《小巷深处》教学笔记    语文版《语文》教科书中,情文并茂的文章俯拾皆是,如《小巷深处》《心声》,这些文章贴近学生的实际,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我就有两次难忘的经历。
    第一次可以说是无意插柳。去年我给七年级的学生上《小巷深处》一课,当我朗诵至“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时,被文章真挚凄恻的格调感染,声音有些发颤。在全班寂然的氛围中,路芳同学突然哭出声来。朗诵结束时,全班同学无不为之动容,事后得知,她的父亲在她十岁时被车撞死,母亲一人抚养她们姐妹二人,相当不容易,而且母亲也常犯病,课堂上《小巷深处》中令人痛彻心扉的语言及母女之情引起她感情上的共鸣,而她的举动又极大地感染了全班同学,从而使教学产生了奇特的效果。
    今年再次教授这一课时,我仍想让学生获得像上次一样的情感体验,这一次可以说是有心栽花。我根据上一次的经验设计了以朗读为主的学习方式(第一课时),首先以情导入课文:“我们都知道,母亲抚养我们长大,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非常不容易,假若这位母亲是位盲人,抚养的又是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她要付出的艰辛更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接着,我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读一读,并说出理由。学生纷纷去读,可是推荐的学生读得都不够理想。我又给学生举例子讲述,但仍没有去年的效果。最终我又采取了教师范读重点段落的手段,慢慢地使教室内形成了难得的静场效应,当我读到倒数第三个段落“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时,一个女生感动得抽泣起来,紧接着又有一个……
    这两次经历使我意识到,语文教学必须创设使学生欲罢不能的情景,才能真正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之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并能从中自然而然地领略许多为人的道理。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语言节律和情感节律的形式将自身内在的生理节律和情感节律表现出来。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以自身的生理节律和情感节律为基础,透过作品的语言形式,与作者会心会意,从而产生对作品的共鸣,没有这种情感的共鸣,就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其次,人生的丰富阅历对鉴赏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读者在心境和切身体验与作者有类似之处时,方能与作者进行沟通,引发共鸣。一个生活平淡、感情麻木的人是难以对文学作品有深刻的领悟和独特共鸣的。语文教师在讲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时,应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在课堂上形成一个磁场。当然,人生的阅历再丰富,也是有限的,而作品的空间是无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有限的人生阅历与作品的无限空间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以广泛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共鸣。
    第三,语文教师应善于从教学的偶发事件中,敏锐地发现带有一般性、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总结,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反过来指导今后的教学,不管是“无心插柳”还是“有心栽花”,都要做个有心人。
    第四,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并使自身的高素质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语文教师还必须培养自己丰富的情感,并使之能在教学活动中极大地感染学生。没有良好的传达作品意蕴的能力,语文课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没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渗入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就不会进入教学情境,也就无法在情感上获得体验。


七上教参